世界肠道日 肠治久安 学无止“镜”
打印 【字体: 大 中 小 】
疫情期间,我科顺利完成了几十例ESD,那什么是ESD?让我们从患者的内镜图片中去认识这项技术。
患者郭某某,女,78岁,因“腹痛伴大便不成形6个月”就诊,肠镜检查如下:
诊断明确,收住院,评估手术风险,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术中术后风险,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。
这就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(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fion)的整个过程。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、肠癌、癌前病变及胃肠黏膜下疾病可完全在内镜下予以切除,免除了更大的手术创伤。
该治疗具有不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、不开刀、体表无创口、创伤小、出血少、恢复快等优势,是近年来国际、国内最新兴起的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手段之一,适用于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及结、直肠的黏膜下良性肿瘤、黏膜的早期癌变以及具有癌变倾向病变的切除治疗。
咏 镜
人言似明月,我言胜明月。
宝镜如明月,医道喻明月。
镜道之医道,医道之镜道。
镜下之生辉,医者之生采!
什么是ERCP术?
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,找到十二指肠乳头,经内镜操作孔道插入一造影导管,并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内,注入造影剂,若胰管及胆管同时显影或先后显影称为ERCP。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、取石术、胆管支架引流术,鼻胆管引流术、胆管支架引流、胆胰管双支架引流、胰管括约肌切开术、胰管取石术、鼻胰管引流术、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等。
哪些疾病需要行ERCP术呢?
1.阻塞性黄疸、肝外胆道梗阻者。
2.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、肿瘤、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。
3.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。
4.胰腺疾病:胰腺肿瘤、慢性胰腺炎、胰腺囊肿等。
术前准备:术前禁食8-12小时,禁饮4小时;详了解既往史及病史,询问有无碘过敏史,做碘过敏实验,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,凝血四项等,充分告知术中配合要点;准备好术前用药,如654-2,安定等,精神紧张者可使用哌替啶。
术后什么时候可以吃东西?
常规禁食1-2天,术后3小时及术后12-24小时给予复查血尿淀粉酶,根据血尿淀粉酶及有无腹痛、发热、黄疸等情况进行饮食调整。如没有并发症发生24小时后可进食低脂流质饮食。避免粗纤维食物,一周后可逐渐过渡到普食。
药物治疗
1.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-3天。
2.给予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及止血药物,防止术后发生胰腺炎及出血。
3.补充液体及电解质,以满足机体需要的热量及代谢的需要。
榆阳区人民医院 榆林市儿童医院消化(内窥镜)科
咨询电话:0912-7181651 718165
18992246826